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支持由来已久,双方关系紧密。早在2016年,美以就签署一份长达十年的军事援助谅解备忘录,这份协议覆盖2019到2028财年,承诺每年提供大约38亿美元的资金支持,旨在确保以色列在地区内的军事优势。这种长期的、制度化的援助构成两国特殊关系的重要基石。
新一轮巴以冲突于2023年10月爆发后,美国的援助规模更是显著提升。美国国会参议院迅速行动,批准一项总额高达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拨款法案,其中专门划拨给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就达到263.8亿美元。这笔巨款远超以往年度的常规援助额度,显示出美国在此次危机中对以色列的强力支持。
截至2024年9月,根据公开数据统计,美国已经向以色列实际输送超过179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物资和资金,这一数字创下历史新高。援助内容不仅包括资金,更涵盖大量急需的武器弹药。据不完全统计,运抵以色列的军火中,仅MK-84这种重型航空炸弹就至少有1.4万枚,足见援助的规模和实战导向性。
这些源源不断的军事支持,无疑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提供关键保障。冲突爆发已满一周年,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持续且激烈。地面部队的推进与密集的空中打击交织,战火几乎遍及加沙的每一个角落。然而,战事的延长也带来惨重的代价。
根据相关机构统计,截至目前,加沙地带已有约4.1万名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丧生,另有超过9.6万人受伤。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难以磨灭的创伤。伤亡人员中包含大量妇女和儿童,人道主义状况令人担忧。
以军的军事行动对加沙地带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。医院、学校、居民楼以及重要的民用设施,如供水系统和电力网络,都在持续的轰炸和炮击中受损严重或完全被毁。大量平民流离失所,赖以生存的基础被摧毁,使得本就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雪上加霜。
当地民众生活在极度困苦之中,食物、饮用水、药品等基本生活物资极度匮乏。国际援助物资的运送也面临重重困难,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。整个加沙地带仿佛陷入一场看不到尽头的人道灾难,平民的苦难在持续加深。
除加沙地带的激烈战事,以色列军队在其他战线也面临着严峻挑战。在北部边境,以军对黎巴嫩南部发起地面攻势,旨在打击黎巴嫩真主党的力量。这一行动导致当地局势急剧升温,据估计已造成超过37.4万平民被迫逃离家园,沦为难民,人道压力骤增。
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呈现不断升级的态势。双方的交火日益频繁,火力强度也在增加。真主党利用火箭弹、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等武器,频繁袭击以色列北部的军事目标和边境城镇,给以军造成持续的压力和损失,也让以色列北部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。
与此同时,来自其他方向的威胁也未曾停歇。也门胡塞武装利用其地理位置,持续对红海航运及以色列南部目标发动袭击,虽距离遥远,但其行动的象征意义和对地区稳定的影响不容小觑。伊拉克境内的民兵组织也时常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或无人机,袭扰以色列的后方。
更广泛的层面上,伊朗作为地区内多个武装力量的支持者,其立场和行动对整个局势有着深远影响。以色列不得不在多条战线上同时应对来自不同方向、不同性质的军事压力,资源调配和战略应对面临极大考验,这种多线作战的局面让其处境愈发复杂艰难。
面对以色列在加沙等地持续的军事行动及其引发的人道危机,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施加的压力与日俱增。在全球范围内,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并获得联合国正式成员国地位的呼声高涨,已有超过一百个国家明确表达支持立场,显示出国际社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广泛共识。
在近期的法语国家组织峰会上,来自88个成员国的代表达成一致,共同发声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,实现全面停火。这一集体呼吁反映国际社会对当前局势严重性的普遍关切,以及对和平解决冲突的迫切期待。
一些传统上与以色列关系较为密切的西方国家,也开始调整其政策。法国、英国、德国以及加拿大等国相继宣布,暂停向以色列出口武器或军事装备零部件。这些决定通常基于对人道主义状况的担忧,以及对国际法可能被违反的考量,显示出西方国家内部立场的分化。
然而,美国作为以色列最坚定的盟友,其立场并未动摇。尽管面临国内外日益增长的批评声音,美国政府仍坚持向以色列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。据统计,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的常规军事援助额度约为30亿美元,而在本轮冲突爆发后至今,已额外提供超过6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和资金支持,继续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提供关键支撑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!
牛配资-牛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合同-山西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