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螳螂温柔与残忍并存
优雅的体态
夏天,我们经常在草丛里看见一种浅绿色的昆虫,这种昆虫不会叫,但身材很苗条,尤其是腰部很细,让想减肥的女士羡慕不已。
许多年以前,在古希腊时期,这种昆虫被叫做螳螂,或者是先知者。农民们看到它时,它多半是半身直起,威严端庄地立在被太阳照着的青草上。它的表情很严肃,宽大的轻纱般的薄翅膀像披风一样拖拉在地上,两条前腿像人的胳膊一样举到空中,好像是祈祷的姿势。当地的农民觉得,螳螂很像一个虔诚的修女,所以就把它称为“祈祷的螳螂”。
螳螂的外形漂亮、娴雅,身材优美、苗条,穿着浅绿色的衣裳,翅膀像薄纱一样轻盈,颈部很柔软,头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动,所以视野很开阔,可以看到各个方向,说它眼观六路是很贴切的。最特殊的就是它还有一副温和的面孔,这也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。
极具杀伤力的武器
看到螳螂温和的外表,你如果认为它也是一种温和、善良的昆虫,那就真是被它的外表蒙蔽了。其实,螳螂是非常凶残的,可以说是一个捕食别的昆虫的机器。让我们来看看它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吧!
螳螂的腰部很长,也很细,还非常有力。两条大腿更长,在它的大腿下边有两排锋利的锯齿。在锯齿之后,还有三个大齿。总之,螳螂的大腿几乎是带两排刀口的锯齿,当它打算把腿弯起来时,就将双腿收在这两排锯齿当中,这样很合适,一点儿都不会伤到它。它的小腿更像是一把带两排刀口的锯子,锯齿比大腿上的还要多,而且,这种锯齿也与大腿上的不同,锯齿的尖端还有像针一样尖利且硬的钩子和一把双刃刀,很像弯曲的修枝剪。
对于这种小钩子,我有许多深刻的记忆。当我去野外捕捉这种螳螂时,很难捉到它们,还经常被它们的武器给伤着,弄得两手伤痕累累。有的时候,它会把我的手抓得非常紧,大腿上的钩子会深深地扎进肉里,让我想摆脱它都难。因此我觉得,很少有昆虫像螳螂这么难捉。
螳螂的身上有很多武器和暗器,如果它遭遇了危险,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自卫。它有像针一样的钩子,可以伸出来钩你的手;还有像锯齿一样的尖刺,可以用它来扎、刺你的手;除了这些,它还有两个非常锋利、有劲的大钳子,你要是去捉它,它就用钳子夹住你的手,让你又疼痛又难受,下次见了它就望而却步。
在螳螂歇息时,它总是把武器缩在胸口前,看起来很平和的样子,好像从不伤害别人似的。一旦有昆虫从它身前经过,它立马换了一副嘴脸,露出本来的凶恶面目。它立刻把武器伸展开,那个路过的昆虫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就已经被钩子抓住,压在两排锯齿之间,动弹不得。要是螳螂将钳子夹紧,那么昆虫肯定就没命了。不管是蝗虫还是蚱蜢,即使比螳螂还要强壮的昆虫,螳螂都不惧怕,要是它有兴趣,就会把它当成是午餐或是晚餐。这么说来,螳螂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十足的杀虫器呀!
捕杀蝗虫
对螳螂怎样捕杀昆虫我很有兴趣。有一天,我把几只蝗虫与一只螳螂放在一起,想近距离地欣赏一下螳螂的捕猎技巧。
一只勇敢无畏的灰色蝗虫可能自出生后还没见过螳螂,从螳螂的外表看以为它是一位脾气温和的大婶,就热情地上前打招呼,向螳螂身边跳过去。看到蝗虫居然敢到身边来,螳螂立即显示出气愤的样子,打开翅盖,将双翅尽量地展开,像船帆一样直立地竖在背上,身体的上部弯起来,像一条手柄弯曲的拐杖,不断地一起一落,还发出像毒蛇吐信子一样的声音。螳螂的全身重量都放在四条后腿上,身体的前部完全竖起来,那两条时刻准备防御的胳膊早就张开,露出下面黑白相间的斑点。螳螂的这种让人非常惊讶的姿态显然是吓住了蝗虫,蝗虫这时感到很害怕,一种不祥的预感向它袭来。
螳螂摆出这种吓人的姿态以后,就纹丝不动地待在那里,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猎物,随时准备剿杀。要是蝗虫动一下,螳螂就会跟着转一下,眼睛始终牢牢地盯着蝗虫。螳螂这种目不转睛的盯人战术其实意图很明显,就是强化对方的恐惧心理,让对手完全丧失抵抗的信心,彻底地缴械投降。虽然装怪物的做法有点儿可笑,可是螳螂的这招很管用,能给对手施加很大的压力,在战斗还没有开始以前,对手因为害怕而放弃抵抗,螳螂当然乐得轻松。兵不血刃就能达到目的,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!螳螂的这个心理战术果然让蝗虫上了当,它真的把螳螂当成怪物了,只是呆呆地看着螳螂,连自己最擅长的蹦跳都忘记了。其实它本来有逃生的机会,可它却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,还向螳螂慢慢靠近。我真为这只蝗虫担心,因为它已经完全被螳螂的攻心战术所俘虏,除了自寻死路,还能有其他结局吗?
当螳螂能够抓到蝗虫时,它马上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,用自己强壮而有力的“掌”狠狠地拍打蝗虫的颈部,然后再用两排锯齿使劲地将蝗虫压住。蝗虫刚开始还能抵抗两下,可最后就悄无声息地命归黄泉了。螳螂得意地看了蝗虫一眼,然后就风卷残云般地把蝗虫吃了个干干净净。
捕杀黄蜂
螳螂不但喜欢捕杀蝗虫、蚱蜢等个头小的昆虫,有时连比它个头大的昆虫也不放过,它的贪婪和凶残真是让人不寒而栗。
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黄蜂,提起来也让人心惊胆战,因为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民经常被它们蜇到,那种火烧火燎的疼让人很痛苦。可是,螳螂却很喜欢吃黄蜂。当黄蜂在挖地时,螳螂便常常来到它们身边进行捕杀。有时候,螳螂会时不时地潜伏在黄蜂的巢穴旁边,如果幸运的话,它有时会得到双重回报。原来,黄蜂常常会带回来一些战利品,螳螂就可以一箭双雕。当然,螳螂的这种阴谋不一定总是得逞,因为黄蜂遭暗算后也会警惕起来,让螳螂扑个空。不过,总有一些大意的黄蜂,有时会掉以轻心,没有发现埋伏着的敌人。当敌人突然出现时,黄蜂会吓得愣一下,心里稍一犹豫,飞行速度可能就慢了一点儿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螳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动双臂,把可怜的黄蜂夹在两排锯齿里,让黄蜂没法动弹。螳螂就是这样出其不意地出击并一招制胜的。接下来,螳螂开始一口口地把黄蜂吃掉。
有一天,我看到了一次有趣的螳螂捕黄蜂的情景,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。
有一只黄蜂,出去一圈大有收获,捉到了一只蜜蜂并把它带回巢穴中,开始享受蜜蜂身体里的蜜。就在黄蜂吃得乐不可支时,一只螳螂看到猎物,毫不犹豫地发动了突然袭击。黄蜂没有力量反击,只好束手就擒了。可是黄蜂正在喝着蜜蜂嗉囊里的蜜,身体却被螳螂的双锯紧紧地夹着。这个舍命不舍财的小东西,对于生命全然不顾,更不管什么恐惧和痛苦,依然狠命地吸着蜂蜜,享受这最后的盛宴。这真是应了那句俗话:人为财死,虫为食亡呀!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!
如果只是吃别的昆虫,那螳螂的名声还不算太差,毕竟整个生物链就是这样的,每个链条上的生物都既吃别人又被别人吃,这样才能生态平衡。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,螳螂无情、凶残到连自己的同类都吃,而且吃得镇定自若,就像是吃一只蚱蜢一样。在旁边看着的参观者,对死去的同伴不但不同情,也在伺机想做同样的事情。它们一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,因为这是它们这个种族的习惯,尽管别人对它们的冷血程度已经瞠目结舌了。
精美巢穴
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,螳螂连自己的丈夫都吃。它咬着丈夫的头,然后一口口地吃掉,最后只剩下两片像薄纱一样的翅膀丢弃在一边。当然有人会给螳螂开脱,说它是为了补充营养,攒足了体力好养育小宝宝。不过从它们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吃来看,我觉得吃掉丈夫这事发生在螳螂身上一点儿都不稀奇。因为在动物界里,即使是凶残的狼,都不会吃自己的同胞。螳螂的大义灭亲真是太罕见了,说它是最可怕、最狠毒的动物,我看一点儿不为过,还很恰当呢!
(温馨提示: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)
虽然我们前面历数了螳螂的狡诈、凶残、吃同类等种种恶行。但是,并不能说这种昆虫一无是处,它们也有自己的优点,能建造精美的巢穴就是它们的众多优点中比较突出的一项。
螳螂建的巢穴,在有阳光的地方随处可以找到,如石头、木块、树枝、枯草上,甚至在砖头下面、一块烂布底下或是破皮鞋的烂皮子上面。只要是凹凸不平的地方,螳螂都可以用这些东西做地基,在上面建巢穴。
螳螂的巢穴一般一两寸长,不足一寸宽,颜色金黄,像一粒麦子,是由一种泡沫很多的物质做成的。用不了多长时间,这种物质就会变成固体,并逐渐变硬,烧起来像燃烧丝的气味。根据地基不同,巢穴的形状也不同。不管巢穴呈现什么形状,但有一点是相同的,那就是表面总是凸起的。整个巢穴大致分为三部分,中间一部分是用小鳞片制成的,排列成两行,前后互相掩盖着,像房上的瓦片一样重叠着。这种小片的边缘,有两排缺口,是当做门用的。当小螳螂孵化出来后,就从这里跑出去,至于其他的墙壁,都是不能通过的。
卵在巢穴里是一层一层排列着的,每层的卵都是头朝着门口,因为门有两行,分为左右两侧,因此有的幼虫从左边出去,有的就从右边出去。
雌螳螂在建巢穴时,是一边建巢一边产卵。雌螳螂的体内能分泌一种很黏的物质,与毛虫分泌的丝液很相似。这种黏性物质被排出并和空气混合以后,就变成泡沫。雌螳螂用身体末端的小勺将它打起泡,这种动作,就像我们用叉子打鸡蛋清一样。泡沫是灰白色的,很像肥皂的泡沫,刚开始是很黏的,过一会儿,就变成了固体。
雌螳螂就在这泡沫的海洋里产卵,每产下一层,就盖上一层泡沫,泡沫很快就会变成固体的。
在刚建成的巢穴的两个出口地带,雌螳螂用一层与别处不同的材料将其封住,这是一层有很多孔、纯净无光的粉白色的物质,与巢穴里那种灰白色物质完全不同,这种白色外壳很容易破碎脱落。当这层外壳脱落后,就可以从外面看到巢穴的出口地带及那两行小片。没过几天,由于风吹雨打的侵蚀,这些小片就会慢慢分离、脱落,所以在旧的巢穴上,就看不到它的踪影了。
说到这两种物质,虽然它们从表面上看不尽相同,其实它们是同样的物质,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。螳螂用身体上的小勺拨弄泡沫的表面,撇去浮皮,做成一条带状物盖在巢穴的背面,这看起来就像是冰霜结成的带子一样。所以,这种物质是黏性物质最薄最轻的那部分,虽然看起来显得白一些,只不过是因为它的泡沫比较细腻,光的反射力比较强而已。这样看来,螳螂的确很有建筑天赋,也非常能干。它们一边产卵,一边排出有保护作用、还能作为卵的包被物的泡沫,为孩子的出行铺好道路。而且,这些工作都是螳螂站在巢穴的前面做的,它的身子纹丝不动,那些粗壮的大腿一点儿派不上用场,只用一些“小机器”就把这事做完了,着实很令人惊叹。不过,螳螂产完卵、建好巢穴之后,转身就走了,从此再也不会看上一眼。这样看来,它对自己的子女付出的爱心并不多。
总的来说,螳螂凶残地对待从它身边经过的一切猎物,吃自己的兄弟姐妹,也吃自己的丈夫,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,所以它才有了那么坏的名声。
卵的孵化
螳螂卵的孵化,通常都是在阳光可以照到的地方进行。
在螳螂的巢穴中,只有很小一部分可以作为螳螂幼虫的出路,就是环绕中央一带有鳞片的地方。在每片鳞片的下面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略微透明的小块儿,在小块儿后面,有两个大黑点,那就是幼虫的眼睛。幼小的幼虫,在薄片下面缓慢地移动着,它的半个身子已经挣脱出来了。现在它的样子与成年的螳螂有很大的区别呢!它的身体是黄色的,还泛着点儿红,长着一个又胖又大的头。从这只幼虫的外边皮肤来看,非常容易辨别出它的大眼睛。它的嘴贴在胸前,腿紧贴着腹部。幼虫的这种外表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蝉离开巢穴时的样子,它们实在是很相像。
与蝉一样,幼小的螳螂刚来到世界上时也穿着一件实用的外套,这件外套对小螳螂非常必要。如果它想从巢穴里那种狭窄的地方伸出小腿爬出来,那是根本办不到的事。因为它的身子很长,两个用来捕捉猎物的武器也很占地方,还有两条触须,这些部件会把小螳螂出来的路堵死,使它既不能前进,也不能后退,那将是很麻烦的事情。所以,小螳螂在刚来到世上时,身上包裹着襁褓,形状就像一只小船似的。
幼虫出世后,待在薄片下边没过多久,它的头就会渐渐变大,直到形如一粒水泡的样子。幼虫的劲很大,它不停地一推一缩地努力解放自己。它每做一回动作,头就稍微变大一些。经过一番努力,它的胸膛外边的皮终于裂开了。于是,它更加地用力,使出全身的力气,不断地扭动、挣扎、摆动,想挣脱那件外衣的束缚,好好儿舒展一下身体。结果,最先解脱的是它的腿和触须,再摆动、挣扎几次后,它的全身都出来了。它终于解放了。
如果你能看到在一个巢穴里有几百个小螳螂挤在一起,那简直是一个奇观。当幼虫还没有脱去外套以前,它们都露出那双小小的眼睛,好像有什么信号似的。全部的卵差不多同时孵出来,大家争先恐后地脱去襁褓,从里面挣脱出来。这时,巢穴里挨挨挤挤的,所有的幼虫都在疯狂地扭动着、挣扎着,让人看了眼花缭乱。
脱去襁褓,获得自由的身体,小螳螂们当然是无比开心了。它们爬到外边的枝条上,爬到绿色的灌木上,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享受着温暖的阳光,期待着未来美好的生活。
天敌的剿杀
当小螳螂满怀希望地冲出巢穴时,以为会从此过上美好的生活。可是,它们太天真了,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和杀戮。就在它们的巢穴门口,早就聚集了一帮打算吃掉它们的天敌,就是那些小蚂蚁们。这些小蚂蚁很有耐心,它们聚集在巢穴的旁边,抢占好有利的位置,眼巴巴地等着小螳螂的出现。虽然我为了保护小螳螂总是驱赶它们,可这帮小家伙眼疾手快,而且数目众多,往往采取先下手为强的行动,让我防不胜防。这帮小蚂蚁们很清楚自己的劣势,它们知道自己进不到巢穴又硬又厚的墙壁里面去,而且它们根本没有能力打破这些墙壁,所以,最好的办法就是躲藏在巢穴的门口,静悄悄地等待猎物自己出来。
小螳螂们一探出头,蚂蚁们立刻蜂拥而上,把小螳螂捉住,残酷地撕掉它们的外衣,把它们的身体毫不留情地切碎。小螳螂只是无奈而徒劳地挣扎几下,不想放弃一丝求生的希望,可是,面对集团作战又凶恶残忍的蚂蚁们,它怎么可能保全自己呢?很快,这场杀戮就结束了,大部分的小螳螂都被蚂蚁们切碎,搬回自己的巢里去了。侥幸逃脱的小螳螂们数量很少,一个兴旺的家族就这样衰败了,只留下几个生命的种子而已。
我们前面提过,螳螂是名声非常坏的昆虫,具有非常锋利的致命武器,几乎吃任何一种碰到的昆虫。可是,在它们还很小的时候,却被昆虫中个头儿很小的蚂蚁捉住并吃掉,这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。我真的要感叹大自然造物的伟大和神奇,不管多么厉害的生物,都会有它的天敌剿杀它,这样,每个生物的种类才能保持平衡,自然界也才能平衡。
不过,蚂蚁的这种袭击,主要的目标是那些刚孵出来的螳螂幼虫罢了,等幼虫一接触到阳光和空气,它们会很快强健起来。这样一来,它们就具有了自卫的能力,也就不是任人杀戮的可怜虫了。当蚂蚁来袭击时,它会飞速地走过去,将前臂放在胸前,做着自卫的准备。那种高傲而盛气凌人的神情,把小蚂蚁们吓呆了,它们只是愣愣地看着它,哪里还敢向它发起进攻呢,胆小的,甚至早就跑掉了。说到螳螂的天敌,还有一个就是那种常在墙上出现的灰色蜥蜴。这种蜥蜴可不怕小螳螂那种吓人的姿态,甚至根本没把这种姿态放在眼里!看到小螳螂,它便用舌尖一个一个地舔起它们,然后吞咽下去。虽然小螳螂似乎填不满蜥蜴的嘴,可是蜥蜴觉得螳螂的味道非常好,每咽下一个,它就心满意足地把眼睛稍微一闭,似乎很享受的样子。这些不幸的小螳螂,刚躲过蚂蚁的群攻,又遇到了蜥蜴的剿杀,真是才离虎口,又入狼窝呀!
不光螳螂的幼虫成活下来很困难,就连那些尚未发育出来的卵也不是很安全,会遭到一种个头很小的野蜂的袭击。这些野蜂有一种尖利的刺针,野蜂就用这根刺针刺穿螳螂那些泡沫硬化后的巢穴,并把自己的卵产在里面。这样一来,螳螂的命运就同蝉的命运一样了:自己精心建造的巢穴里装满了别人的孩子。而且这些孩子比螳螂的卵孵化得要早,它们不但毁坏螳螂的卵,还以它们为食。螳螂卵还没来得及孵化成幼虫,就成了别人的食物,命运实在可悲。这样说来,即使螳螂产下一千个卵,存活下来的可能只有一对而已,成活量着实是太低了。
如此看来,螳螂做过的许多恶行似乎又可以原谅,因为它们能活下来并长大实在是太不容易了。
(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↑↑↑)
感谢大家的阅读,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,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!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!
牛配资-牛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合同-山西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